【院慶征文51】我經(jīng)歷,我成長
時間:2022-07-18點擊數(shù):1316次作者:孫玲琴(放療一科副護士長)
有人說,護士是沒有翅膀的天使,因為她們用愛心和微笑去撫平患者所受的痛苦;
有人說,護士雖然不一定有美麗的容顏,但是一定要有一顆溫柔善良的心。
我從來都不認為自己是天使,因為我認為這都是我該做的工作,患者的滿意就是我們的追求,是我們義不容辭的責任。
2004年畢業(yè)后,我來到了臺州市腫瘤醫(yī)院工作,至今在護理崗位上已默默耕耘了18年。雖然只是眾多醫(yī)務人員中平凡的一員,但我深愛著我的職業(yè)。
我,用真誠、愛心書寫著平凡而又光彩的人生,用自己的行動贏得病友的信賴。從他們的笑容里,我讀懂了奉獻的樂趣,在付出勞動的同時奉獻愛心,使我體會到人生的價值和內(nèi)涵。
一直以來,我認為自己是一個認真負責、勤快又能干的護士,每天的工作都盡職盡責,每一件事情都盡量做到又快又好。在當一名責任護士時,我以最美的微笑、最親切的語言、最體貼的護理、最飽滿的工作熱情來面對我的責任患者。
每天早上我都提前半小時來到病房,首先向我的患者一個一個問好:“大家早上好!”“昨天晚上您睡得好嗎?”“今天您感覺好一些了嗎?”每天下班前,我會再次來到病房看看他們,問問有沒有什么需要,今天的感覺如何?一句句簡單的問候拉近了我與患者之間的距離;一句句真誠的話語,使患者體會到了醫(yī)患之間的平等和親切。護患之間需要架起一座座心靈的橋梁。
記得有一晚,我值前夜班。當我像往常一樣按時巡視病房時,發(fā)現(xiàn)一位老奶奶患者大便失禁。當時她的家人不在,又沒有陪護,在評估無其它病情變化后,我想都沒想就取來老奶奶的臉盆,倒上熱水,緊接著清除污物、擦洗身子、更換褲子、床單……這一幕恰恰被前來探視的患者家屬看到了,他們當時都非常感動,連連向我表示感謝。
每個人對一件事的看法往往都不一樣,只是所處的角度不同而已。雖然這活是有點臟,平常也有人不愿意去做,但我是一名護士,患者到了我們醫(yī)院,我們就有責任照顧好,我只是做了我認為我應該要做的事。
一個值班后的清晨,當我還在睡夢中時,卻被一通刺耳的電話鈴聲驚醒,耳邊傳來同事有點激動的聲音:“玲琴,你昨晚都干啥了,全院的人都知道了?!蔽耶敃r嚇了一跳,立馬就從床上坐了起來?!俺鍪裁创笫铝藛??昨晚,我哪里工作沒做好嗎?”
就在我飛快地把前夜班的工作在腦子里過濾一遍時,耳邊再度響起同事清脆的聲音:“你昨晚為9床的患者清理大便,他家兒子把表揚信貼滿了整個住院部的電梯口了?!甭牭酱嗽挘睦镎m結(jié)的大石頭總算是落地了。
次日到單位上班,看著電梯口那醒目的一行行字,有點想把它揭下來的沖動,更是覺得四周有許多雙眼睛在看著我,羞得我不敢等電梯,轉(zhuǎn)身就直沖樓梯,一口氣爬到了自己在10樓的科室,但內(nèi)心不乏感動。
每每遇到搶救時,我總是首當其沖跑在前面,為成功搶救爭取寶貴時間。科主任和護士長經(jīng)常說我,搶救時臨危不亂,動作麻利,又不怕臟。年輕的我,有活力,也沒計較那么多,只是以為能做就多做點,也沒什么的。
在腫瘤放療科,會碰到肺癌大咯血、鼻腔大出血及上消化道大出血等等的急癥搶救,這類患者保持呼吸道通暢是最最首要的護理措施,可往往這類患者由于出血量大,經(jīng)常會出現(xiàn)因血凝塊而堵住呼吸,經(jīng)粗口徑吸引管也無法吸出,我就會用自己的手伸進患者的口腔去挖血凝塊,為患者贏取一線生機。事后有人問我,你就不怕感染嗎?我總是一笑而過。危急搶救,哪會想這么多。再說諸如此類的事件,在護理崗位上常常會發(fā)生,其它同事肯定也會這么做。
護理工作需要愛心、需要奉獻、需要理解。如果我們能夠真正把患者放在心上,設身處地為他們著想,或者說我們把每一位患者都當成朋友或親人,真真切切地關(guān)心他們、照顧他們,全身心投入、真誠相待,我們的醫(yī)患關(guān)系不是會更加和諧嗎?
在多年的護理工作中,我在各方面都嚴格要求自己,在平凡的崗位上,刻苦鉆研,扎實工作,默默地實現(xiàn)著自身價值。在護理第一線,十年如一日,把良好的護士形象和高尚的醫(yī)德落實在自己的言行中。在日常工作中,只要科室有困難,有任務,我總是主動挑起重擔,從不把它看作是一種額外負擔,而且我也有一種自強精神,只要接受了任務,絕不半途而廢,千方百計地去完成它,并盡可能地創(chuàng)造出最好的業(yè)績。
在醫(yī)學日益發(fā)展的今天,我也不甘落后,積極參加各類學習班,充實自己的護理專業(yè)技術(shù)。2017年,我參加了浙江省衛(wèi)生廳舉辦的為期四個月的腫瘤專科護士培訓,拓寬了我的視野,豐富了我的專業(yè)知識。
回院后,我開展了護理新技術(shù)——中醫(yī)護理。然而,當時科室人員比較緊張,作為一名臨床責任護士,要完成每天的工作往往就需要加班加點。我只能在每天下班后再去開展中醫(yī)護理項目所需要做的工作。為此,每天都很晚才回到家,兒子和愛人早已入睡。我愛人曾調(diào)侃道:“你索性住醫(yī)院得了,甭回家了?!闭f實話,我真的很感謝家人對我工作的理解和支持。
短短的4個月,根據(jù)我推廣的“中醫(yī)護理”新技術(shù),在科室共同努力下,為醫(yī)院贏得了更好的口碑。對醫(yī)生而言,患者療效滿意度提高;對護士而言,多了一項專科發(fā)展之路,提升了價值感;對患者來說療效得到了提高,生活質(zhì)量得到了改善。
2020年1月1日,我被下派到醫(yī)共體成員單位擔任總護士長,憑著對護理工作的摯愛和追求,我深深懂得,服務質(zhì)量和業(yè)務水平直接關(guān)系到醫(yī)院的形象和患者的安危。
就在此次面對突如其來的疫情和防護知識缺乏的情況下,我以身作則,積極組織各項防疫培訓,奔波在醫(yī)院的各個角落,尤其是預檢分診、發(fā)熱診室以及醫(yī)學觀察點等疫情重點防控部門。夜間,我還要抽身到方山道路設卡點執(zhí)勤,投身于疫情防控一線。
同時,我還帶著我的團隊積極開展安寧療護,提高終末期患者及家屬的生活質(zhì)量,在減少患者身體痛苦的同時,更關(guān)注患者的內(nèi)心感受,讓患者有尊嚴地走完最后一段旅程,為生命“最后一里路”照入一束溫暖的陽光。
2021年3月開始,我又投入到新冠疫苗接種醫(yī)療保障工作,為人民的健康保駕護航。8月,我回到了離開近兩年的科室,正式走上了護理管理崗位,擔任放療一科副護士長?;丶业南矏傄缬谘员?,感謝院領(lǐng)導的信任和科室同事們的一路支持和厚愛。
在疫情防控形勢嚴峻的時間里,在深夜溫嶺職教城及寧波北侖核酸采集需要人員時,我毫不猶豫地沖鋒在先,勇于肩負責任。
一晃十八年,我把感情融入到平凡的工作中,我把滿腔的熱情奉獻給我熱愛的護理事業(yè),把我的愛心送到每一位患者心中,在平凡中默默地奉獻,實現(xiàn)著自己的人生目標和價值,守護著患者的健康,也用自己的愛心讓優(yōu)質(zhì)護理服務之花更加絢爛多彩。
作者簡介
孫玲琴,放療一科副護士長、主管護師。2004年進入醫(yī)院,曾擔任過放療一科護理責任組長、城北分院總護士長職務,先后在放療一科、護理部輪崗、城北分院護理管理辦公室等部門工作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