防癌寶典,請查收……
時間:2021-12-07點擊數(shù):1581次作者:tzgw
總有人感嘆癌癥“防不勝防”,其實研究認為,約60%的癌癥是可以避免的。越早開始重視健康,健康也就離你越近。20歲到60歲,是人的一生中生命最旺盛的階段,千萬不要覺得自己沒啥“感覺”就忽略健康。
恐癌之心不可有,防癌之心不可無。做到每年健康體檢一次,以指導自己采取更健康的生活方式;而不是“抽個血”,“拍個胸片”就了事,因這樣的常規(guī)體檢,關注的多為基礎病、慢性病,和防癌體檢篩查有著很大區(qū)別。目前,對國人威脅最大的癌癥分別是:肺癌、胃癌、直腸癌、乳腺癌、食管癌、肝癌等。
我們就來看看下面這幾個腫瘤到底怎么做好篩查呢?
肺癌是全球發(fā)病率和死亡率第一位的惡性腫瘤,預防肺癌首要一步就是戒煙、避免暴露在污染環(huán)境,其次是早期篩查。
建議高危人群及40歲以上人群每年進行低劑量螺旋CT檢查。有人疑惑,體檢中拍了X光片,應該可以篩查出肺癌。其實,當X光片都能診斷出是肺癌時,很多已經(jīng)是中晚期了。
肺 癌
肝癌高危對象男性35歲以上,女性45歲以上的有慢性乙型肝炎病毒感染或慢性丙型肝炎病毒感染者,有肝癌家族史者,血吸蟲、酒精性、原發(fā)性膽汁性肝硬化等任何原因引起的肝硬化患者,藥物性肝損患者,遺傳性代謝病患者,自身免疫性肝炎患者,非酒精性脂肪肝患者等,每6個月體檢篩查血清甲胎蛋白和肝臟B超檢查一次。
預防建議:接種乙肝疫苗,慢性肝炎患者盡早接受抗病毒治療,戒酒,清淡飲食,減少油膩食物攝入,避免發(fā)霉食物攝入。乳腺癌
乳腺癌目前已成為威脅我國女性健康的頭號惡性腫瘤。
預警信號:乳房、乳腺有腫塊、乳房左右不對稱、乳房腫塊、乳頭有分泌物、皮膚像橘子皮。若有以上表現(xiàn),且年齡為40歲以上的女性,應及時到醫(yī)院就診。
高危人群:未婚或高齡(35歲及以上)初產(chǎn)、有乳腺癌家族史、月經(jīng)初潮小于12歲或行經(jīng)超過42年等人群。
早期篩查體檢方法:建議每年一次乳腺查體和乳腺B超初步篩查,發(fā)現(xiàn)問題建議再做鉬靶,更加精準判斷乳腺是否健康。如有乳腺癌家族史等高危人群,建議每6—12個月一次乳腺查體和乳腺B超,每年一次乳腺鉬靶檢查。
預防建議:養(yǎng)成健康的生活方式,遠離煙酒,合理營養(yǎng);保持健康體重,堅持鍛煉;適時生育,母乳喂養(yǎng);定期體檢。
宮頸癌
高危人群:有多個性伴侶者、性生活過早者、人乳頭瘤病毒(HPV)感染者、免疫功能低下者、有宮頸病變史的女性。
篩查體檢建議:已婚或有性生活史3年及以上的女性都建議每年一次常規(guī)體檢篩查。21—29歲采用宮頸細胞學檢查,連續(xù)篩查3年無異常后,每3年1次;30—65歲采用宮頸細胞學檢查,連續(xù)篩查3年無異常后,每3年1次;或者高危型人乳頭狀瘤病毒與宮頸細胞學聯(lián)合篩查,連續(xù)篩查3年無異常后,每5年1次。
預防建議:接種HPV疫苗;不吸煙或戒煙;安全與健康性行為;及時治療生殖道感染疾病;增強體質。
結直腸癌
結直腸癌已在惡性腫瘤發(fā)病率中排第三位,死亡率排第四位。肥胖、糖尿病、習慣性便血、有癌癥家族史或腸息肉史者,容易被結直腸癌盯上。
預警信號:40歲以上人群若出現(xiàn)以下情況,請及時就醫(yī):1.稀便、黏液便、膿血便,或便中帶血(呈鮮紅色或果醬色);2.長期下腹部不適:如腹脹、腹痛;3.排便次數(shù)改變:從一天一次到一天三、四次;4.排便性狀改變:出現(xiàn)血便,排便疼痛;
早期體檢篩查方法:直腸指檢、大便常規(guī),必要時電子腸鏡進一步檢查,高危人群建議每年做一次腸鏡檢測。
甲狀腺癌篩查是頸部超聲檢查(包括甲狀腺、頸部、鎖骨上),同時進行功能檢查和形態(tài)檢查,20-29歲建議每2-3年1次, 30歲以后每年1次;女性孕前和哺乳期結束時,建議分別進行1次頸部超聲檢查。
預防建議:應避免頭頸部放射線照射和放射性塵埃接觸;健康生活,增加運動,合理釋放不良情緒。
根據(jù)目前腫瘤發(fā)病率明顯增高趨勢,定期體檢篩查非常重要。保持合理體重,不吸煙、不酗酒、不熬夜、不迷戀垃圾食品,每天堅持運動30分鐘至1小時,注意監(jiān)測血壓,調整飲食和不良生活習慣,注意睡眠,只有順應自己的生物鐘和生理變化,身體才能保持健康。
生活方式是能夠自己掌控的!
與其花錢買藥治療,
不如督促家人一起養(yǎng)成良好的生活習慣,
掌握癌癥的預警信號,
定期健康體檢篩查,
將癌癥“扼殺”在萌芽之中!
甲狀腺癌